衡門之下

第104章

字數:3951

發佈時間:2024-11-06 10:11:45

  “這要看你如何認定自己人了。”


  她若有所思。


  “我聽說刺客的目標是佔兒?”伏廷忽然說。


  棲遲回了神:“是。”


  “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刺殺他除了激怒你我,有什麼好處。”


  棲遲心中一動,覺得方才想不透的地方被他點透了。


  伏廷忽而低下頭,在她耳邊低低說了句話。


  呼吸拂過耳邊,她抬起眼,看住了他。


  伏廷撥一下她的臉:“放心,隻要我還在,就不會讓你們出事。”


  ……


  直到入夜,事情仍未過去。


  崔明度被驚動,深更半夜裡仍帶著一行人來了行館。


  行館早已被守得密不透風,便是他站立的院子裡也全都是肅穆冷戈的士兵。


  他站著等候許久,才見到伏廷和棲遲一同過來。


  伏廷軍服齊整,棲遲襦裙外還挽著披帛,俱是沒有入睡的模樣。


  崔明度上前施禮,垂首道:“皆是在下安排不周,才致使出了這事,好在有驚無險。請大都護與縣主放心,洛陽距離長安不遠,快馬加鞭一日便可達,在下已命人送信至長安,此事聖人一定會過問。”

Advertisement


  伏廷說:“不必驚動聖人,我自會查明。”


  “事關大都護幼子安危,不得馬虎。”崔明度說得很誠懇。


  伏廷不語,既不說好,也不說不好,反正人已在他手上扣著,肯定是要他自己審的。


  棲遲也沒說話,隻不過是來應付一下罷了,忽見崔明度抬頭看了一眼,眼神卻是衝著自己,如有話說一般,又低了頭。


  這一眼突兀又迅速,她在心裡回味了一下,不動聲色。


  崔明度接著將負責行館守衛的將領叫了過來問話。


  這行館不屬於哪位權貴,是洛陽城官署名下的,負責護衛的也是洛陽城的守城軍士,自認是嚴密的,卻出了這事。


  確認過刺客已被捕,且再無餘黨,已經安全了,崔明度才開口告辭,要領著這守衛的將領回城中交給官署問罪。


  伏廷並不插手,這裡已被他接受,他自行負責安全,叫了個近衛相送,準備親自去刺客那裡走一趟,叫棲遲先回房休息。


  棲遲與他在廊下分頭,看著他大步走遠,才往房中走。


  新露加快腳步跟了上來,謹慎地貼到她耳邊:“家主,不知是不是我瞧錯了,總覺得崔世子在跟著您。”


  棲遲停步轉頭,暗夜裹挾燈火,崔明度竟還沒走,就在不遠處的一叢杏樹下站著,臉朝著她的方向。


  “家主還是別管了,是奴婢多嘴了。”新露知道家主不喜與這崔家的世子接觸,後悔說了這句,便想請她回去。


  棲遲卻沒動,朝那裡望著。


  許是撞見她眼神,崔明度忽的向她見了一禮:“縣主,千萬小心。”說完才轉身離去。


  棲遲回想著前後種種,越想越覺得他古怪,招了一下手。


  新露附耳過來,她低低說了一句:找時機遞個話給他,就說我要見他一面。


  ※


  一大早,住在行館另一片的邕王世子慌忙離開了行館。


  據說是聽說了安北大都護的愛子遇刺,還是在李砚在的時候遇刺的,嚇得他擔心要連累到自己頭上,一大清早就安排上路。


  伏廷正往關押著刺客的地方走去,兩個近衛近前送來了這消息。


  “大都護,可要追回來?”


  “不必,與他無關。”


  死去的那個,屍首他已看過,並無什麼特別之處,但能推斷出動手幹淨利落,如果有這兩個人在身邊,邕王世子根本用不著那麼害怕李砚。


  不過恰好趕在他在時動手,恐怕也有讓他擔罪的意思。


  伏廷心裡有數,越有數,心越沉。


  ……


  洛陽城中,自古繁華富庶之地,鱗次栉比的商鋪一家接一家,沿著寬闊的青石大街延伸沒有盡頭。


  街心一間魚形商號開設的茶舍裡,今日櫃上的一早就閉門謝客。


  剛過午,一人乘車而至,下車後,未帶一個隨從,獨自從後門進了舍中。


  櫃上的躬身上前,請他入內,自己與伙計們守在門前。


  這茶舍本就是富貴人才會來的地方,上有閣樓,登階而上,往裡有雅間。


  四下悄然無聲,走到頭,唯有新露和秋霜一左一右立在門前,看到來人便推開了身後的門,齊齊垂首:“崔世子請。”


  崔明度走進去,茶室小,門窗緊閉,當中一張茶座,上面已經茶香四溢。


  頂級的茶湯,色澤如碧,盛在瓷白茶盞中。


  座後頂上懸有紗幔,是茶舍裡專為女貴客所設,此時都垂了下來,隱隱約約遮擋著其後端坐的女人身影,她身上罩著的水青披風尚未解下,清晰可見。


  他站了一瞬,才搭手:“難得縣主竟肯主動相見。”


  棲遲隔著紗幔道:“不是崔世子暗示,我又怎會前來?”


  從她踏足洛陽時便言辭古怪,更是數次以眼神和言語提醒,仿佛在向她示警,她便是想不注意也難。


  崔明度僵站著,笑了笑:“說得不錯,的確是我有心暗示縣主。”


  棲遲手抬一下,請他入座:“既然如此,請世子直言,屢次提醒,究竟為何。”


  說完補一句:“放心,這裡守衛嚴密,你可以放心說。”


  他站了一瞬才跪坐下來,看著她的身影,聲音驟然壓低:“我隻想告訴縣主,行刺的目標並非是縣主幼子,而是另有其人,望縣主一切小心提防。”


  “是麼?”棲遲心中一緊,語氣卻還是淡淡的:“目標莫非是我的侄子,光王府的世子李砚?”


  崔明度臉上閃過一絲錯愕:“縣主已知道了?”


  棲遲握住手心。


  當晚,伏廷在她耳邊低低說的那句話便是:目標不是佔兒,是李砚。


  因為李砚抱著佔兒,刺向佔兒,他必然要護,屆時殺了他,便可以造成他是為救佔兒而死的假象。


  之後就算查,也隻會順著往要殺佔兒的人這條線上查,而要殺李砚的是誰,就會被忽視了。


  她怎樣也沒想到,崔明度一開口就說了這個。


  她壓著心緒,接著問:“既然如此,世子一定知道幕後之人是誰了。”


  隔著紗幔,崔明度的臉似沉重許多,手端起了茶盞,卻遲遲沒送到嘴邊,沉默片刻,才道:“縣主,我今日其實不該來,也不該與你說起這些。”


  這句話他說得很快很急,不似他慣常溫文爾雅的做派,聲音都緊了許多,語氣裡夾雜了諸多情緒,似有不安、懊悔,甚至還有一絲畏懼。


  棲遲不知是不是自己想多了,但即使剛才透露了那樣一個驚天的消息給她,他也不曾像這句話這樣。


  “那你又為何要說呢?”她問:“之前你便幾次三番來信知會我朝中情形,仿佛有意相助,這次也是,為何?僅僅是因為退了婚覺得愧疚?”


  崔明度臉色一白,默不作聲,過片刻,卻又突兀地笑了一聲,低低地:“是,我對縣主有愧。”


  “這話你早已說過。”


  “是早已說過,但我有愧又何止是退婚。”


  棲遲看著他:“何意?”


  崔明度又顯露了方才的模樣,左右看了一眼,仿佛在看這裡夠不夠安全一般,忽然開始飲茶,兩手託著茶盞,抵在嘴邊一口一口喝幹了,才放下。


  茶盞篤的一聲,落在茶座上,他也似定了心神,抬頭看過來:“也罷,縣主既然想知道,我便都說了好了。”


  棲遲斂神:“既如此,幕後的究竟是誰?”


  “縣主以為,一個藩王世子,何人敢輕言其生死?”


  心中倏然一緊,棲遲無言。


  這一句反問就像一把利刃,直接刺入了她最不敢想的那一塊,她手心握起,又松開,反復幾次,伸出手去,輕輕挑開了紗幔。


  像是挑開了自己早已想到,卻無法承認的事實。


  崔明度一抬眼就看見她被紗幔半掩的臉,朱唇烈豔,愈襯得面龐生生的白,一雙眼定定然望來。


  這一幕撲面而來,讓他忘了該說什麼,隻能看著。


  她說:“那位,想要阿砚的命麼?”


  崔明度回了神,低聲道:“何須那位下手,隻要稍稍透露些心意,多的是揣摩其心的下臣去出手。”


  所以查到最後,也查不出什麼。


  因為這分明就是按聖旨辦事。


  那位,指的是聖人。


  棲遲的手指幾不可察地抖了一下:“原來,他竟是如此在意光州。”


  “那一位的確早就想動光州,諸多藩王封地當中,光州富庶,還握有直屬光王名下的兵馬,光王府又人丁稀少。”崔明度擱在膝頭的手握緊了,幹脆說了下去:“從老光王去世時起便開始了,光王妃無高門背景又難產而亡,光王縱然年輕有為,卻已不再娶,膝下隻有一個幼子,便有了最好的時機。”


  這些棲遲自然早就有所體會,隻是從他口中明明白白說出來,還是覺得遍體生寒。


  “但原先……並沒有動光王世子的打算。”崔明度這一句說得很艱難:“如今這般卻不止如此。”他看著她,“不隻是因為光州,還因為你。”


  棲遲眼神頓住:“你說什麼?”


  “原先將你賜婚給伏廷時,北地還積貧,嫁了你,北地幫不了光州,卻能拉攏了伏廷。可惜如今形勢變了。”


  棲遲一瞬間明白了:“所以當初在都護府前行刺的胡人,也是朝中安排的,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是不是?”


  “是。”


  聖人本沒有動光王世子的心,直到覺出北地有復蘇跡象。


  一擊未能得手,之後都護府便如悄然無人一般,終究作罷。


  對帝王而言,隻要北地能抵擋住突厥,就是再貧困又如何?總好過一個富庶強大到隨時會有威脅的藩鎮。


  可偏偏北地站起來了。


  棲遲聽到這裡,竟然涼涼地笑了一笑:“原以為隻有突厥才不希望北地站起來,沒想到……”


  沒想到連自己的君王也不希望。


  簡直背後生寒。


  “縣主以為伏廷不知道嗎?”崔明度聲更低,身體卻不自覺前傾,連稱呼都換了也未曾察覺:“他若不知道,便不會在當初我去他軍中時,連他手下半個精銳也沒看見。”


  棲遲心中一震。


  崔明度的聲音幾乎快要聽不見,壓在了喉中:“如今北地重立,突厥一戰兵強馬壯,八府十四州民多商盛,甚至尤甚當初,那位再想動光州,又有何辦法?若不動,讓光王府恢復榮光,安北都護府又與如虎添翼何異?”


  安北大都護手握重兵,朝廷還要靠他抵擋突厥,斷不會動他。


  唯有除去李砚。


  李砚死了,朝廷便能順理成章地撤了光王府。


  光州回到朝廷手中,安北都護府失去一份助力。


  帝王多疑,唯有此可叫聖人心安。


  棲遲臉色發冷:“因為我,的確是因為我。”


  她的存在,才將光王府和安北都護府連在一起。


  “縣主早也被留心了,”崔明度道:“那位想知道北地為何忽而能周轉回來,似乎自縣主去了便有了改變,一直暗中在查,卻又查不出任何端倪。”


  她冷冷說:“他查不到。”


  “是,查不到,入了北地更是音訊全無,安北大都護果非泛泛之輩。”


  “倘若,”她說:“倘若找到了讓北地復蘇的源頭,那位又當如何?”


  “不知,但也許,會得到重創安北都護府的機會。”


  棲遲心頭更冷,幾乎抓不住眼前紗幔。


  崔氏一族是御前紅人,他說的一定是最合理的推斷。


  不是打壓,而是重創,聖人不會放過任何一絲機會,讓北地重歸貧困。


  她忍耐著,眼珠轉動,忽然盯住了他:“你先前說,這些都是揣摩其心的下臣們所為?”


  “不錯。”


  “比如,”棲遲緩緩說:“河洛侯?”


  崔明度迎上她視線,如遭一擊,她臉色較先前更白,白得驚心,一雙眼亮如秋水,卻如藏寒刃,他忙道:“家父從未出過手,他隻是……隻是……”


  隻是見死不救罷了。

暢銷精選

穿書後老公竟然有讀心術
穿書後老公竟然有讀心術 "系統告訴我虐值到達 99 點後,我在其他劇本中的處分就能一筆勾銷。 為了處分,我忍! 被綠茶欺負,我不吭聲! 被嫌棄窮酸,我低頭沉默! 我在心裡奔騰一萬個草泥馬外加全家問候。 男主「徐婉舟,你罵人的時候聲音可以稍微小一點嗎?」"
玉皇
玉皇 前世我阿娘是太師府裏的忠僕。抄家那日,她用我頂替了文太師的獨生女。誰知她帶著那千金小姐文流蘇流浪街頭,惶惶不可終日。最後為了那一口飯食,曾經太師獨女,自賣己身流落青樓。而我熬過了詔獄苦刑,一躍成為當朝太子的心腹之寵。好不容易在青樓將她們找到,失心瘋一般的文流蘇竟趁機給我下藥,再然後一場 大火。我們回到了抄家那日。這次阿娘又想故技重施,卻被一道綿軟的聲音打斷道:「大人,我才是太師嫡 女文流蘇。」笑死。自由之身還比不過為人鷹犬嗎?
一顆暗戀糖
一顆暗戀糖 "蘇禾一中流傳著一句話—— 文有林月栀,理有裴之。 我和裴之自入學以來分別霸佔著文理第一的位子。 裴之長得好,成績好,性格好。 但是出了名的高嶺之花,愛慕者眾多,卻從未接受過任何女生的示好。 而我林月栀也是清高,不喜與人交談。 我和裴之在一個班的時候就鮮少有交流,更別提文理分科之後。 沒人知道我喜歡裴之。 我也沒想過,這段埋在心底的暗戀會在多年後重見天日。"
怨種師門
怨種師門 我中蠱了,會愛上睜眼後看到的第一個人。狗血的是,師尊 和師兄也中蠱了。他們跟我被關在了一起。我們三人互相嫌 棄。我被魔族逮了。
穿越者說
穿越者說 皇帝將一個來歷不明的民間女子封為貴 妃。她宣揚人人平等,開創女子學堂,腦子裡似乎有倒不盡的新奇點子。太
闢道心
闢道心 "蒼玄帝君歷劫歸來,帶回了一個凡間女子。 據傳那女子容色無雙,是凡界的玉瑤公主。 月老說,那女子才是帝君心愛的青帝女君轉世。 於是,蒙騙帝君的我被女君和帝君直接丟下了神魔之井。"
誘她淪陷
誘她淪陷 找到江琰時,他正和一群朋友在燒烤店喝酒擼串。 我抓著書包帶子,「江琰,談戀愛嗎?親嘴的那種。」 江琰猛地咳了一聲,暴躁地把我拽進巷子裡批評教育,並拒絕了我。 我煩躁地甩開他的手,「你不願意,我就去找別人。」 江琰氣笑了。 「談,老子跟你談葷的!」
正月裏剪頭後舅舅翻車啦
正月裏剪頭後舅舅翻車啦 "正月我剪頭發後得罪了舅舅,為了息事寧人我奉上新車賠罪,結果當晚他就出車禍沒了。 舅媽把我告上法庭,說我故意殺人,必須賠償一百萬。"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20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