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玉

第4章

字數:3821

發佈時間:2024-10-14 21:19:50

17

我呵斥寶珠,「是你自己太膽小,能怪誰,跟個兔子似的。快起來,你當太子殿下是瞎的嗎?」

太子臉色難看。

寶珠爬起來,嘀嘀咕咕:「奴婢可不敢跟兔子比,小姐您之前養的那隻兔子,吃醋生氣了,一跺腳整個姜府都得抖三抖。」

我被逗樂了,那點子被冤枉的鬱悶一掃而空,接過梅花,蓮步輕移,四平八穩,走到曲櫻面前,把梅花簪進了大氅的絨毛間。

看向太子,「道歉了,也賠禮了。太子殿下可滿意?」

我這一出戲,太子自然看懂了是在諷刺什麼,他有些不太相信。

這時一個人鼓著掌走過來,贊道:「精彩,太精彩了。同一個地方,叫兩個姑娘平地摔了一跤,這株梅樹大抵是有些晦氣的。」

一個錦衣華服的男子,眉眼和太子有幾分相似,是晟王。

他這一番話,倒是坐實了曲櫻是自己平地摔跤,與我無關。

曲櫻小臉有些白。

太子不敢置信地看她一眼,倒也沒有當場說什麼,從善如流地向我道了歉,「抱歉,誤會姜姑娘了。」

我笑,「沒事。殿下信不信我,與我並無幹系。」

他微怔。

晟王見縫插針,「皇弟,本王來接你,正好看見這一幕。既然事情已經明了,走罷,前頭宴席快開始了。」

說完,也與我打了招呼:「姜姑娘,今日難得著紅衣,倒是比十裡梅花還嬌艷。」

Advertisement

我禮貌地淺笑,並未作答。

見面就當著太子面誇他前未婚妻,蠢不自知。

臨走,我又回望了曲櫻一眼,「曲姑娘身上這件大氅,我沒記錯的話,是我有一年送給殿下的生辰禮物。角落繡了一塊姜。」

18

我的東西,一般都繡姜花作標記,那件大氅,是當時容鈺惹了我生氣,我臨時把姜花改成了一塊醜兮兮的姜。

東宮的人並不知道這回事,上次清點東西的時候,便把這件大氅落下了。我也是今天看到這大氅才想起來。

曲櫻頓時尷尬地立在原地,不知是繼續披著大氅好,還是脫下來還給我。

太子估計也沒想到這一件也是出自我之手,沉吟片刻,對我說:「十萬銀,就當買下姜姑娘這件氅衣如何?」

我捂著湯婆子,手心裡是暖的,寒風吹不進袖中,「我不缺這一件大氅,也不缺十萬銀,別人穿過的我不要,就當送給曲姑娘了。」

曲櫻僵在原地。

太子臉色微白,還是好脾氣地接話:「那便謝過姜姑娘了。」

我沒再看他們。

十裡梅花,灼灼朱色蓋新雪。

寒梅開得最盛的地方,宮人搭了臺,有戲子在臺上咿咿呀呀唱著戲。

我到的時候,人已經很多了。見到我與太子,及晟王一同走進來,眾人目光好奇看著我們。

我並不理會旁人的目光,與相識的貴女打了聲招呼,沒多久就加入了她們討論的話題,談笑間遊刃有餘。

將軍府的嫡女宋雙家世相貌僅次於我,也是京中百家求娶的貴女,談笑的間隙,她問了我一句。

「貴妃娘娘特意迎了一株珍貴的朱砂美人梅,怕是待會要人展示點才藝,當作彩頭的。姜姑娘可喜歡朱砂美人梅?」

若是賞梅宴上拔得了頭籌,肯定是會聲名遠揚,更上一層,也更符合貴妃擇兒媳的標準。

她在問我對晟王正妃的位置感不感興趣。

我緩緩道來:「美人梅,世上寥寥無幾,珍貴至極,誰能不喜歡呢?不過我家中珍品也甚多,這一株美人梅,還是留給更喜歡的人吧。」

意思很明顯,我不感興趣。

宋雙,「我意也如此。」

我與她,相視一笑。

19

沒多久貴妃來了,把我喊到前面,親切和藹地同我說話。

「好久沒見,淮月出落得越發美麗了。」

我淺笑盈盈,「不及娘娘半分。」

她手放在手腕上,似是想取鐲子下來送給我。

一陣輕風吹過,我動作自然地抬手整理鬢發,露出手上戴著的纏絲玉鐲。上上任皇帝賜給姜家的,珍貴無比,世無其二。

貴妃又默默地把手放下了。

我理好頭發,不著痕跡地收回手,繼續捂著湯婆子。

不枉我出門前特意翻出來這麼珍貴的鐲子,不僅如此,我頭上的珠釵、指間的扳指,全是御賜的珍品。很珍貴,但又低調,不會搶了貴妃娘娘的風頭。

貴妃想送東西給我,同我套近乎,也找不著機會下手。

她似乎有些無語,話都少了不少。

我樂得自在,等宴會開始了,回了自己原來的位置,旁邊坐著宋雙,臺前歌舞升平,臺下我倆默默搶酥點吃。

我倆口味相似極了。

貴妃果然提議眾閨秀來一場才藝比試,彩頭就是那一株美人梅,還特意讓宋雙去開場。

宋雙彈了一曲最拿手的琴曲,獲得滿座誇贊。我卻聽得出來,她收著力,藏了拙。

不僅是她,接下來上場的貴女,還有好些人藏了拙。那都是對晟王妃的位置不感興趣,又不好明著拂了貴妃美意的。

當然,也有人使盡渾身解數,力求被貴妃看上,吹拉彈唱,輪番上陣,讓人眼花繚亂。

我一邊欣賞美人們獻藝,一邊把自己不愛吃的點心往宋雙那邊推,再把她不愛吃的點心放回她碟子裡。

正與宋雙暗自較勁,曲櫻上了場。

她去湊什麼熱鬧?

20

我詫異,下意識地往男賓那一邊瞥了一眼,太子不在,我又看向寶珠。

寶珠是一直盯著席間眾人的動向的,俯身與我解釋,太子剛剛和一個大臣出去了。

哦。

我並不意外。沒了姜家這麼一大股勢力支持,又失了記憶,太子最近確實挺忙的,許多事都需要親力親為,方才來的路上他不也離開了一會嗎?

曲櫻這樣的,就得時時看顧著她,一時沒看好,看看,現在又胡亂行事了吧?

貴妃給自己挑兒媳的賞梅宴,她一個東宮帶出來的女人,湊什麼熱鬧。

宋雙也看到她,挑了挑眉,朝我遞來疑惑的眼神。

我,「她應當是以為每個人都需要上場展示。」

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隨便展示點什麼,不必出彩就可以。

念頭剛過,那邊曲櫻摘了一片竹葉,不好意思地說自己沒有什麼才藝,隻好用竹葉吹奏一曲了。

話說完,在座的眾人立馬來了興致,看了好多吹拉彈唱正昏昏欲睡著,終於有個不一樣的了。

曲櫻捏著竹葉,吹了一曲輕快明凈的歌謠,仿若春風闖進了十裡梅林,不日積雪將消融,鶯飛燕舞,淺草迎新綠。

一曲畢,滿座紛紛鼓掌,贊嘆聲不絕於耳。

我看到晟王盯著曲櫻,眼裡閃過興味。

貴妃笑得就有點勉強了,因為這一曲下來,曲櫻風頭都蓋過了宋雙,若沒有人壓她一頭,那曲櫻就是賞梅宴的魁首,她的美人梅就白準備了。

於是她朝我看來,「聽聞姜小姐師從大家,一手古琴技高曲深,不知今天可帶了琴來?」

21

琴,自然是沒帶來的。不然我該用什麼理由拒絕上場獻藝?

我原先想著,死道友不死貧道,讓宋雙去贏那一株美人梅,讓她去操心怎麼應付貴妃。所以連琴都沒帶。

不過眼下形勢出乎我的預料。

若我不答應貴妃給她救場,難免她會不滿姜家,再者京城一眾閨秀連一個小醫女都比不過,也讓人笑話。

我起身,「回貴妃娘娘,臣女的琴送去調試修養了。不過,臣女看到戲班那裡有一架箜篌,也可一試。」

宋雙彈的就是古琴,我總不能也彈古琴,彈得好讓她沒臉,彈得不好自己沒臉。剛剛上臺彈奏的貴女們,沒人彈過箜篌。

箜篌被抬了上來,我輕輕撥動琴弦試手。

應當是戲裡某一個角色擅箜篌,戲班特意弄了一架真箜篌來,不過音質不是太好,湊合一下還能用。

世族子弟崇尚琴簫,琴簫端雅,極少人去學箜篌,認為箜篌琵琶乃樂伎名伶專屬,自降了身份。

我其實更喜歡箜篌,因為那次容鈺惹我生氣以後,發現大氅上繡了一塊醜兮兮的姜,他便知道我生氣了,帶我去逛街,我看中了一架箜篌。

那架箜篌是真的漂亮,好看到我可以為了它專門學了一段時間箜篌。不過幾個月前一起賣掉了。

我試著音,漸漸有了手感,便兀自開始彈奏起來,四周的人慢慢消了音,被琴音帶進了月華如練的幽謐裡。

月照空山,暗香浮動不見梅枝。

一曲終了,滿座無聲。

我並不意外,款款向貴妃告了退,便回了座位。

接著眾人驚醒,贊嘆不已。

貴妃說我是當之無愧的魁首,將那盆美人梅賜給了我,卻沒讓人端過來,蔻丹艷麗的手,將珍貴至極的梅花折了下來,遞給我。

「有花堪折直須折。照著以前的做法,這花,姜小姐可以送給在座的一個人。不知姜小姐想要送給誰?」

暢銷精選

退婚18次
退婚18次 "豪門有個最慘真千金排行榜,我毫無疑問地被投上了第一。 圈子裡的人都笑話,比被假千金搶走身份更慘的,是因為假千金被退婚18次。"
重回七零,打臉兼祧兩房的丈夫
重回七零,打臉兼祧兩房的丈夫 "老公兼祧兩房後,把愛給了我,把錢給了大嫂。 他說大嫂沒有名分會被人說闲話,於是讓她隨軍,把我留在鄉下。 他每個月給我寫三封情書,卻把所有津貼給大嫂。"
夢不可言
夢不可言 吃了一個老奶奶送我的蘋果後,我開始每晚做夢。夢裡那個男人寬肩
這麼多年,我還是隻喜歡你
這麼多年,我還是隻喜歡你 和裴斯韫分手的那天,我們用最惡毒的話祝福對方孤獨終老。 後來大學畢業後,他去了南城,我去了北城。 賭氣此生再不相見。 七年後,我回到老家相親。 在餐廳意外遇到一個長相和裴斯韫有幾分相似的小男孩。 他抱著我的腿看了我許久。 我蹲下身,笑著問他是誰家的孩子。 身後卻傳來熟悉的聲音: 「他是我兒子。」
和我媽一起穿越後
和我媽一起穿越後 "我和我媽一起穿越了。 我是不受寵的貴妃,她是我的嬤嬤。 我天天背鍋罰站抄佛經,受著皇帝皇後窩囊氣,隨時活不過一集。 我媽跟東北雨姐似的,天天凌晨就起來打水種菜養小雞,還要防止我早戀和皇帝親小嘴。 我累了,打算 game over 了。 直到,太上皇來催我生子,看見了正往我七彩金線牡丹裙上貼補丁的我媽。 他好似霸總附身:「女人,你願意嫁給我嗎?」 後來。 我跟皇帝吵架。 我什麼都還沒來得及幹,他爹巴掌就已經先扇他臉上了。"
竊玉
竊玉 我爹與我娘情深意篤,卻在我生辰當日帶回一個庶女。趁我 爹離京之際,我將庶妹收拾得服服帖帖。後來我爹勝仗歸來,衝著庶妹直直下跪:「臣,恭迎太子回宮。」
侄子被狗咬後
侄子被狗咬後 "侄子暑假研學旅行時被野狗咬了一口。 我擔心野狗身上有狂犬病毒,立馬拉著他去醫院打預防針。"
確診絕症以後
確診絕症以後 "訂婚不久,確診了乳腺癌。 剛回到家,男友就要求退婚分手,並要我退還彩禮。"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20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